水稻中后期治虫防病措施
发布时间:2014-08-27 浏览次数:9541
一、病虫发生态势:水稻中后期的主要病虫害有水稻螟虫(以二化螟,三化螟为主)、稻飞虱(以白背飞虱,褐飞虱为主)、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云形病、稻粒黑粉病、叶鞘腐败病、尖枯病等。当前,我省各稻区主栽品种、新育推广品种,大都不抗主要病虫害。据调查,水稻前期第一代二化螟发生为害严重、防治不及时,秧田期漏活也时有发生,残存虫害量大,且分散;稻飞虱迁入繁殖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对潜在威胁的病害防治多有忽视,田间菌量积存多,为中后期虫病的暴发流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据气象部门预报,去冬今春少雨,气温较高,入夏以来,气温上升较快,雨日雨量逐渐增多,盛夏降雨量和强度增大,且有区域性洪涝天气和中至大(暴)雨的降水过程。这种天气状况极有利于水稻中后期病虫害的暴发流行。又据农业部门估计:总体上,今年虫害将重于病害,尤其以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稻纵卷叶螟将局部重发生;稻螟、稻蝗、稻苞虫等将偏重发生。受气候影响较大的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云形病等也可能偏重发生。所以在加强田间病虫情况监测的基础上,应根据天气实况正确决策,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遏止病虫的猖獗危害。
二、治虫防病方略:根据水稻不同生态区特点及主要病虫害种群动态规律、采取可持续控制对策及技术措施,从保护作物,保护环境,有效控害,节能增效出发,具体治虫防病方略上应采取分清主次,明确重点,区域治理。依据实际,中后期病虫有集中为害的特点,技术上必须考虑主治与兼治相结合,突出化学防治,有条件的实施综防统治,按指标,一次性施药,降低农本,减少污染,提高防效,增加效益,尽可能将病虫为害降到有害无损的程度,确保水稻稳定增收。
三、主要技术措施
1、巧治稻虱:稻飞虱主要是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防治措施,除推广抗虫品种外,重点是药治。防治时期,白背飞虱在七月上中旬,褐飞虱在8月上中旬。防治指标:稻百丛小黄虫量1500头以上施药防治。化学药剂可采用高效低毒递残毒的选择性杀虫剂和高效、特效、广谱性杀虫剂。考虑兼治两种对象、可选用持效期较长的药剂,一次性施药;若以褐飞虱为主则适期用药。只要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大功臣),持效期40天左右;或25%扑虱灵;或5%锐劲特悬浮剂;或漩星、盖功、切虫等,选任一种药剂,兑水叶面喷雾,重点喷洒稻株中下部,才能取得较好防效。
2、挑治稻螟:我省稻螟有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等,以二化螟为主,局部稻区三化螟呈上升趋势。防治措施除选育抗虫品种和水稻移栽前后消灭虫源(清除田间稻桩,处理好稻草等)外,主要依靠化学防治。近些年,随着世界气候的异常,连年暖冬;栽培技术上,推行免少耕,稻螟越冬技术逐年增加。水稻二化螟第一代,以秧田期防治为重点,采取了“狠治一代,挑治二代”,压一控二的策略,兼治三化螟和大螟。当前水稻生育进入中后期(孕穗抽穗期),稻螟第二代发生面大,分散,防治上耗资巨大,只能采取“重点挑治”的策略。其对象田块即第一代秧田防效差,移栽后来不及防治的;或因农事甚忙秧田漏活的田块和局部有三化螟危害的田块,进行防治。防治指标:二化螟以枯鞘率达5%左右,三化螟在螟卵或孵初期进行防治。主要药剂建议选用:20%漩星乳油,或22%切虫乳油,或20%虫无影乳油,或螟死净乳油,或5%锐劲特悬浮剂,或bt乳剂,或吡双灵、巨雷乳油,杀虫双(单)等,在稻螟尚未产生抗药性的地方,杀虫双、杀虫单等仍可使用。其中锐劲特、漩星、切虫、虫无影、螟死净、巨雷等可兼稻蝗,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选上述任一种药剂,每亩次兑水50-60公斤,常规喷雾,或兑水15公斤,机动弥雾。施药部位,重点是稻丛中下部,注意喷药后要保持5厘米左右的水层,才能收效更佳。
3、狠治穗瘟:一般以苗叶瘟和穗颈瘟为害较重。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是本田期防治的关键。主要防治措施,除选用抗病品种,推广抗感品种混植间栽技术(因地制宜),或秧苗期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硕丰481,促苗促蘖,增强植株抗病力外,本田中后期主要是化学防治。重点防治对象田是常发病区,种植感病品种,发生叶瘟的田块和相邻的稻田。防治时期是水稻孕穗末期(破口期)。主要药剂,建议选用20%加收米(春日要素)液剂,或75%丰登,或75%金卓可湿性粉剂,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40%富士1号等,用以上任一种药剂每亩次兑水50公斤,叶面常规喷雾,或兑水15公斤,机动弥雾。
4、早防纹枯:近些年,田间病菌逐年积累增多,极有利病害的发生,在高温、高湿、重施氮肥(化学氮肥)条件下,为害更严重。目前,防治本病因缺乏抗品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还是采取“水控药治,早防早治”的策略,即田间抓控制水肥(施氮量)结合适期施药早预防,遏止病害扩展蔓延。水稻拔节前重点防治病害水平扩展,拔节至孕穗期,直到抽穗阶段,主要控制病害垂直发展,保住水稻株上部三片功能叶,防早衰,减轻病害。一般重病田,必须在孕穗期早防早治。主要药剂建议选用10%井岗霉素,或爱苗、粉锈宁、份锈通、禾枯灵、百理通等。若考虑兼治稻曲病。云形病、稻粒黑粉病、叶鞘腐败病等,可选用爱苗、粉锈宁、百理通等。施药时期: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防治指标:分蘖盛期,病丛率达5-10%;孕穗期病丛率常规稻达20%左右,杂交稻为30%以上。用上述任一种药剂,每亩次兑水60-75公斤常规叶面喷雾,或兑水15公斤机动弥雾,视病情施药1-2次,每次间隔10-15天。重点施稻株中下部株间和叶面,要求喷洒均匀。
其次,在水稻移栽后,局部稻区出现赤枯病(又名“坐蔸”)时,根据情况,对缺钾型赤枯病则叶面喷施高能红钾,或美多收增产素,或磷酸二氢钾等,提高稻珠抗病力,促早生快发,孕穗期还可增施1次,促穗大粒重。对缺锌型赤枯病,可补充锌肥。采用以上措施,可减轻病害。
5、兼治其它:水稻生育后期,若管理失当,容易造成脱水脱肥,引起功能的早衰,也容易遭受多种真菌病原菌的混合侵染,对产量影响较大,通常减产5%左右,重者达10%以上。防治时期与第二代稻螟、稻飞虱防治时期吻合,即在孕穗抽穗期,考虑兼治病虫,治病防衰,一次性施药。防治措施:除管好水肥,控制早衰,还应及时喷药防治。(1)第一类型稻区:以稻螟第二代为主,兼治稻蝗、稻纹枯病、稻曲病、云形病、稻粒黑粉病、叶鞘腐败病等,可选20%漩星乳油、或杀虫双(单),或锐劲特、或螟死净加粉锈宁(通)、加井岗霉素,现配现用。(2)第二类型稻区: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螟为主,兼治纹枯病等多种真菌病害,可用10%吡虫啉、切虫、扑虱灵、蓋功、加漩星或杀虫双(单),加井岗霉素、粉锈宁(通)、百理通、禾枯灵等。其中三唑铜类药剂如粉锈宁(通)、百理通等,既刺激生长,防植株叶片早衰,又治病。此外,在药剂使用上,注意轮换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在药剂混配时,务必请事先仔细阅读每种药剂使用说明书和注意事项,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