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官方网站 今天是2025.01.16 星期四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企业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4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5-01-15   浏览次数:9375

    2014年,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坚持一中心二园区多基地总体发展格局,园区全面进入实质性运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涉农科技成果转化亮点纷呈,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覆盖面不断扩大,先进农业技术集成应用不断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增值效应明显。已经成为集中展示常熟农业科技水平,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品牌。现将园区一年来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今年以来主要工作成效

   (一)园区实质性运作正式启动。去年底,经苏州市批准建立了正科级建制的园区管委会,核定全额事业编制15名,并实行财政单独预算。管委会下设一室三部,即办公室,规划建设部、产业发展部和财务部。管委会现共有人员15名,其中专职人员10名,有7人为系统调入,3人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于9月份正式到岗。市委副书记兼任党工委书记,分管副市长兼任管委会主任。园区官方网站(网址:www.cs-agri.com)和微信公众号(微信号:常熟国家农科园/csgjnky)两个对外宣传平台分别于7月和11月正式上线开通,网站自7月份开通以来不到半年时间点击量超过80000次。园区相关内部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园区还组织相关人员前往北京、上海、浙江、陕西、山东、广西及本省等地参观同类国家农业科技园区7个,科研院校9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或示范点10多个,组织园区各类人员外出培训40人次。先后完成《科学规划,完善管理,切实推进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配合民主党派)、《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全方位推进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二篇专题调研,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园区规划修编已初步完成。园区于今年初启动了核心区总体规划(20152020)修编工作,目前已由浙江大学城乡规划院完成了初稿,现进入第二轮修改。整个园区规划分为三期建设,其中一期1400亩,二期3860亩,三期7940亩。规划修编主要明确了核心区一期的功能布局,重点对核心区二期进行了规划修订,计划近期组织专家论证,二期将设置农业企业孵化区、蔬菜园艺科技发展区、水稻科技发展区、水产科技发展区和农业休闲旅游区五大区域。2个省级园区、3个苏州市级园区和12自定园区(或基地)的分规划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规划引领园区发展成为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一步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

    (三)主核心区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园区33000平方米温室大棚工程于7月份正式开工,功能定位为一园六区,即:农业科技孵化园、热带植物科普区、农业科技展示区、高效园艺示范区、农业新品选育区、迷你农业体验区和花卉园艺观赏区。热带植物园搬迁工程已经完成,现正进行内部景观工程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工程已经完成主体建筑外形设计,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园区主核心区封闭运行围墙工程基本完成。国家杂交粳稻品种创新基地项目库房工程、优质稻米新品种(组合)繁育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水泥田埂和护栏工程以及高效水产示范工程完成招投标并启动建设。主核心区项目实际总投资为2500万元。至12月底完成进度超50%

    (四)二园区多基地建设亮点纷呈。今年以来,二园区多基地投入1.08亿元用于基础设施、种养设施、科技创新平台、管理服务设施等建设。董浜产业园投资650万元,重点加强园区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及基础设施建设;沙家浜渔业产业园区投资303万元建设高标准设施养殖场;虞山中泾基地投资2068万元建设高效特色精品园二期工程;海虞基地投入2100万元,重点实施郑家桥、徐桥8000亩高标准农田扩建项目;尚湖基地投入255万元,加强园区道路、电力设施的配套;古里基地投入1026万元,改造坞5000亩高标准农田;支塘基地投资772万元,扩建2710亩高标准渔业养殖区;碧溪新区基地投入1560万元,新建园区管理中心;梅李基地投入1560万元,新建园区道路、沟渠、大棚等;辛庄基地投入500万元用于高档花卉产业基地扩建。碧溪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古里现代水稻产业园区和梅李高效设施蔬菜产业园区3个园区通过苏州市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认定。中国蔬菜产业大会于59日在常熟召开,董浜、碧溪、梅李三个各具特色的蔬菜产业基地给来宾留下了深刻印象。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届基地建设大会126日在常熟召开,我园董浜产业园南农大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综合示范基地和2家入园企业田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屠宰成套设备厂成为首批服务基地。

    (五)科技创新合作和服务平台加快建立。今年,园区分别与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家科研院校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其中3家在园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平台,2家合作平台搭建事宜正在协商,3家在进一步对接。上海交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熟实验基地已基本建成,已建成科研管理用房2000平方米,计划一月份正式挂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基地建设成为常熟农科园的一大特色,得到了科技部、厅领导的充分肯定。今年,还新建江苏省农村科技超市分店1家,便利店2家。根据已公布的江苏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考评结果,常熟特种水产产业分店,沙家浜镇、支塘镇二家特种水产产业便利店,被评价为优秀,获得20万元易购奖补资金。与省农科院和农业部南京农机所分别组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常熟)设施蔬菜与装备研发中心(在碧溪园区)、“苏南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派出机构)”和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常熟)农业装备技术应用中心三个合作平台,已经完成合作协议条款的商谈,计划春节正式签订。8月份,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申报的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获得省人社厅批准,基地下设三个分站,分别是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南大常熟生态研究院、江苏田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博士招聘工作正式启动,农科所一名博士已经到位。今年还前往华中农大、西南大学、湖南农大、西北农大进行考察对接,重点在人才引进方面和项目合作上建立意向。

    (六)科技特派员服务带动成效明显。围绕6大主导产业,从省市级涉农业科研院所及本市级涉农科教单位中选拨了一批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较强业务能力的科技人员计110名同志参加江苏省“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中科技特派员工作,其中高校15人,农技推广站所83人,其他12人,建成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0个。科技特派员工作深入基层一线,按照“上联院所、下联农户、外联市场、内联基地”的要求,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及涉农科教单位的品种、技术、设施及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全方位开展科技合作,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七)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成效显著。园区所辖一中心二园区多基地共承担实施的各级各类涉农科技项目59个,共涉及项目资金1250万元,其中省、苏州市级科技支农项目22项,涉及资金700万元,常熟市级安排农业科技项目35个,安排财政资金550万元。常熟市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被列为国家第八批、江苏第十四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园区被确定为该项目实施主体之一。位于园区核心区的农科所育成的常规粳稻新品系常农粳8” “常农粳9分别通过了江苏省和上海市审定。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主持、常熟农科所参加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杂交粳稻组合选育》获天津市2013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常优粳6首届江苏好品种评选活动-粳稻优质米品尝评比活动中荣获金奖。常熟水稻育种的领军人物端木银熙入选中国科协乡村情·科技梦”——优秀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百人名单,是苏州市唯一入选的优秀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园区董浜产业园农业废弃物及餐厨垃圾综合利用生产液体有机肥项目完成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并开展了订单式配送试验;苏州科技支撑项目《常熟地方品种徐筒玉丝瓜提纯复壮及产业化开发》继续推进,涉及范围已扩展到董浜产业园里睦村、东盾村、新民村、杨塘村。董浜产业园智慧农业一体化管理平台科技成果通过由省级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鉴定。

    (八)园区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今年园内企业增加2家,入园企业数达到112家。其中农业龙头企业69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苏州市级17家、常熟市级44家。有22家农业龙头企业为做大做强企业规模进行增资扩建和技改,建设项目有32项,总投资达2.46亿元,涉及种养业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储藏、加工扩建和设备技术改造等项目,新增产能8.9亿元。全园69家农业龙头企业全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总额达到242亿元,利润16.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2%1.2%。全园农业龙头企业有直接连接机制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6家,比去年底新增3家,建有各类农产品生产种养基地24.5万亩,其中在本市自建基地8.2万亩,农产品收购订单合同基地16.2万亩,企业所需原料自给率达45%。联结带动本地农户14.5万户。有28家企业产品打入各类大型连锁超市,预计销售额达到23.8亿元。有8家企业在常熟市区及周边县市新开设直销门店11个,全园电子网络营销比去年增长38%,农产品现代销售业态销售率83.3%。预计全园农业利用三资完成5.5亿元,其中农业利用外资2325万美元,比去年略有增长。预计全年完成农产品出口额其中自营出口额突破1000万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九)市场化运作平台完成搭建。园区市场化运作平台常熟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完成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工商注册手续将于本月完成。相关资产整合按计划有序推进,已整合12宗土地及地上资产,其中6宗属国有出让,待国资委发文即可办理,另有6宗已由规划局出具红线图并办理退地手续,将组织挂牌交易。12宗土地共涉及有证面积22443.2平方米,房屋证载面积9822.06平方米。已经满足公司首期注册资本1亿元的需要。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资产经营管理;农业项目投资、开发;农业技术及产品开发;休闲农业项目开发;特色农产品种养、销售;花卉繁育、销售;种业开发经营;绿化工程。公司总经理的招聘经公开报名、资格审查、面试、体检、政审和公示等程序,已顺利完成,成为全市第一个公开招聘总经理人选的国有独资公司。

    二、存在问题及明年主要打算

    2014年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主是存在问题是:园区主核心区建设滞后;各园区投入差异大发展很不平衡;园区发展相关政策执行不到位;园区产业化程度不高;园区科技水平总体不高;园区对外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园区运作管理总体粗放等等。

    2015年为十二五收关之年,也是园区规划(20152020)实施第一年,同时也是国家6部委对园区考评之年。及早谋划明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设想重点抓好以下五大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组织相关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立项招标。重点包括:完成园区总体规划修编后的专家论证;完成科技创新中心工程的立项审批、施工图设计及招投标;完成水源热泵系统工程的最终设计和招投标;完成温室大棚加温方案、配套设施及景观绿化的设计及招投标;组织创新中心各功能区的方案设计;完成农业科技孵化园内部布局及景观方案设计;组织园区水产区建设提升的方案制订并启动相关工作;研究专家楼建设方案,在完成核心区规划修编的基础上,启动主核心区专家楼和核心区二期建设的前期工作。专家楼完成方案设计,二期建设则会同国土、规划、财政、农委、水利及虞山镇等及早做好企业搬迁、民房置换、土地调整等工作。

    (二)全力推进核心区相关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全面完成主核心区温室大棚工程及相关配套供水、供电、供气及部分景观绿化工程,预计工程总投资1900万元;二是全面启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工程建设,构建园区服务平台。工程主体建筑4500平方米,地下2000平方米,功能包括:农产品检测中心、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科技展示中心和园区管理服务中心,预计工程总投资约2700万元。三是完成国家杂交粳稻品种创新基地项目库房工程、优质稻米新品种(组合)繁育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水泥田埂和护栏工程、高效水产示范工程以及“二花脸”保种场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四是完成小山石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和周边绿化景观方案的制订。五是配合市质监局创建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三)继续强化科技平台搭建和对外交流。按照一镇一院校的总体要求,在进一步提升已有与科研院校合作建设平台的运行水平的同时;增加23家在常大学研究院涉农领域的合作,再建立23个科技合作平台,并以一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区域站(下设市农科所、田娘公司和南大常熟生态研究院三个分站),二个科研合作平台(江苏省农科院苏南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常熟)农业装备技术应用中心),三个大学研究院(浙江大学、江苏大学、西南大学);筹建常熟市蔬菜研究中心常熟市水产研究中心。新增23家科技超市分店或便利店。强化对农业科技合作平台的财政支持和人才支持,逐步将园区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的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平台。适时组织国内外考察交流学习活动。

    (四)强化科技特派员技术优势。围绕园区三大主导产业,在园区新设23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新增1015名科技特派员。制订出台配套政策,设立科技特派员创业基金,确保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顺利实施,形成特派员团队定期服务机制。选派优秀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地、园内企业、合作社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鼓励科技特派员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提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引导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向稻米、水产、果蔬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倾斜;支持科技特派员领头或创办实体,带动产业发展。

    (五)全面实施园区公司化运作和招商引资。一是以常熟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开展园区各类投资建设工作,探索园区建设运行的市场化,并以公司为平台,全面承担或合作承担园区建设、科技项目的实施工作,实现重点项目实施市场化,同时立足本市重点产业,全面开展和积极拓展涉农生产、经营业务,努力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二是完成常熟市种业公司划归园区相关工作。实现定位育繁推、增资提资质、重组添活力、拓展提效益的目标。三是完成整合资产的后续工作和二个公司的最终注资工作,并做好农发公司二期注资的准备工作。四是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温室大棚入驻企业。

    (六)放大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品牌效应。在全市各园区使用统一的标识标志,统一门楼、门牌制作格调,在主要道口安装园区指示路牌,在被认定的入园企业产品宣传中,鼓励使用“常熟国家农科园”字样,以提高产品影响力,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强化各园区信息沟通和对外宣传。计划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一家,苏州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3家,出台常熟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认定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对各省、市级园区的考评监测机制,推进园区可持续发展。认定一批常熟市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组织各园区和入园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园区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完善园区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打造一个坚强园区工作团队。


苏公网安备 32058102001263号